文/劉介修
近年來,隨著客家事務相關政府部門、客家學院等學術機構的設立,以及客家電視台等媒體的開播,客家運動儼然獲得了社會上許多的資源和支持。然而,「客家運動」作為一股社會與文化運動的力量,卻面臨了相當的困境和挑戰,揭示著當代台灣客家運動似乎走到瓶頸的警訊。
首當其衝的便是當代台灣客家運動中,後生人的缺席,或者「退席」:台灣客家的年輕人不知道到哪裡去了?為何客家運動沒有新血?大學裡頭的客家社團為何一個個面臨存亡考驗?
也許擁有的歷史記憶以及社會位置的不同,我們觀察到台灣客家運動目前所提出的論述以及行動,很難獲得客家後生的共鳴,吸引他們加入客家運動的行列。另一方面,也使得很多熱心優秀的客家青年從盼望轉而失望,而把他們當初的熱情轉往其他領域。這是我們客家很大的損失和危機。
這個困境揭示著當代台灣客家運動亟需追尋或重新找到更為進步的意涵。客家運動往往因其族群動員的性質,往往被當成一種反動的行動。一方面,其容易讓人停留在重塑和建構族群特有文化與傳統的浪漫想像當中,另一方面則往往蘊育了「排他」、「封閉」或「對立」等內涵的族群沙文心態滋長的風險。當代客家運動,亟需突破「傳統文化浪漫想像」的視野,重新追尋更為進步的視野與行動。客家運動作為一種以族群認同為動員的社會運動,所面對的對手不僅僅只是「文化的消逝」,更重要的是正面迎向在這背後更為根本的社會變遷的力量,也唯有如此,當代客家運動才能重新擦亮雙眼,重新找到進步的力量。
##ReadMore##
台灣客家需要新的論述和行動,重新開啟新一波客家運動的深化,才能獲得更多客家青年的共鳴和投入。當我們看到許多關心台灣本土發展的社團都已經意識到舊論述無法獲得青年的共鳴之際,開始由青年朋友在相關的刊物建立專欄、發表新論述,或者由青年人自我組織開展各種新型態的行動之際,我們感到台灣客家的腳步仍然有點緩慢。
作為客家後生,我們認為應該從我們自身出發,以更為細緻的新論述、新行動,號召更多的客家青年願意重返或者加入新一波客家運動的行列。
因此我們邀請了幾位台灣客家的青年朋友一起來,希望透過新世代的力量,從更為多元開放的態度,分享後生對於當前客家運動與政策的經驗與觀察,透過這些集體對話,共下談談關於台灣客家現階段的困境,並且共同思索可能的出路。
於是我們書寫。書寫不為了傲慢地啟蒙世人,不為了狂妄地宣稱真理。為了鍛鍊我們的思考,鍛鍊我們的視野,鍛鍊著我們和土地產生更為深刻連結的媒介。於是我們書寫。
於是我們對話。對話不為了陷入虛假的對立,不為了爭奪發言的權力。為了孕育分享的文化,孕育集體的學習,孕育著更為豐沛的民主深化的力量。於是我們對話。
於是我們趁著青春,結隊向前行。於是我們重新翻開散落的歷史記憶,我們深掘爭論和不義;於是我們共同思索著鄉土的前景。
這是我們青春的習題,我們交付給青春的一份習題。好好用功,用功讀書、用功思索。務必誠懇,誠懇地和夥伴對話,誠懇地向土地上的人們交陪,誠懇地面對自己的不安、憤怒和期盼。
這是我們青春的習題。偶而離開虛幻的網路世界,暫時遠離被符碼簡化的迷幻天堂,認真地面對土地,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和我們焦躁不安的青春。
「我們是屬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我們在舒適中成長,但是我們卻不安地凝視著這個環繞著我們的世界 。」同時,我們踩在土地上,交付給我們的青春一份習題。
感謝《客家雜誌》以及師大張美煜老師的推薦,提供了我們一個專欄的園地,客家雜誌總編輯提議將專欄定名為「後生大道」。我們很感激這個開展集體學習和對話的機會,期盼未來能定期由不同的客家後生在這個園地共同耕耘,也歡迎前輩們不吝給予我們指導和鼓勵。
這是個開始,相信會有更為珍貴的東西從這個過程中激盪產生,共同追尋當代台灣客家運動更為進步的意涵和能量。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