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新興客家產業:大湖草莓

文/劉憶萱 (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一般而言,臺灣西部的客家族群主要分佈在桃園縣南邊、新竹、苗栗、台中、南投、高雄及屏東,東部則在花東縱谷與宜蘭等地區。北部客家約略是住在高山與平原之間,沿著原住民與閩南人之間居住,而南部客家則以居住於平原為主。以客家族群為主的地區,其所從事的行業特性中,農業比率相當的高;從過去學界針對族群的職業屬性之相關研究,可以歸結出這樣的結果。
從「知識贏家—中時報系資料庫」查詢近10年相關報導,以「大湖鄉」作為檢索詞,將報導的分類條件設定為「產業或生活消費」的面向,來查詢檢索,總共得到197則相關資料。其中以「草莓」作為主題的報導,就佔了36筆。其餘的報導,多半也是著墨在其他的農產品,諸如桃、李、梨、番茄等。由此可知,大湖鄉是個農業重鎮,尤其在周休二日開始實施之後,更是成了休閒旅遊市場熱門的新話題,從傳統的農村生產型態,轉型成為結合農村資源、文化特色的觀光景點,帶動了地方的蓬勃發展。
##ReadMore##
在我的生活經驗中,有著這麼一段跟草莓有關的回憶。十八歲那年成為大學新鮮人,首次離開苗栗到外地求學,和初次見面的同學互相寒喧之際,話題絕對少不了詢問對方是來自哪裡。每當筆者回答同學自己來自苗栗,十之八九的反應,必定會說到:「哇!那你一定有吃不完的草莓囉?!」當時我才知道,原來「草莓」的盛名足以代表苗栗整個地方了。一顆顆嬌豔欲滴的紅寶石,順利地幫助我打開話匣子、拉近和同學們的距離,這真是我所始料未及的。

現在的大湖,普遍看到的景觀應該就是草莓田,從台三線沿路一直到馬拉邦山,都可以看到草莓的蹤跡,甚至因為大湖能開發種植草莓的農地達到飽和,所以延伸至鄰近的鄉鎮,像是公館、獅潭,也有人在種植草莓。我們觸目所及的「草莓」地景,並非是一種原始的自然景觀,而是由當地居民所塑造出來的,其實這些地景,必定都有深藏在其背後的故事,關於當地居民如何生活的故事,原本只是一個平凡不起眼的客家聚落,在草莓的點綴之下,化身為眾所皆知的草莓王國。
客家族群的產業經濟特色,與客家文化特質與客家族群居住的自然區位有密切的關係,更進一步說,客家文化的特質和其居住區位有密切關係。首先,就大湖草莓產業發展的時間脈絡做個說明:
1. 民國47年由大湖鄉農民引進大湖,開始試種。
2. 在民國65年的時候,開放觀光採果的農場經營型態出現,草莓一炮而紅,大受歡迎,草莓種植的面積便開始以倍數增加。
3. 民國84年農委會推廣「一鄉鎮一休閒農業」的政策,草莓產業持續成長。
4. 民國91年大湖地區成立「酒莊」,成功行銷草莓周邊產品,吸引更多觀光人潮。

大湖草莓在種植初期時,收成後是直接提供給食品加工廠,做為加工原料,像是製成果醬等產品。後來品種慢慢改良,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加上觀光採果的型態可以節省農民採收的勞力成本,所以觀光草莓園的發展,徹底改變了大湖的面貌。除此之外,近期政府單位的投入,也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例如2003年底苗栗縣政府就特別舉辦草莓公主選拔的活動。草莓現在已經成為大湖「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營造對象。

民國六十年代以後,整個臺灣面臨工商現代化的巨大衝擊,爲因應空前變局,不得不朝商業化、專業化、多角化經營轉型,大湖自此打造草莓的故鄉,發展為觀光草莓王國。回顧了草莓在大湖發展的歷史,可以明確知道在地的人文條件與在地的自然資源對地方經濟產生重要影響,而特定時空大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必定得回溯至當時的脈絡裡頭。

大湖鄉在普遍種植草莓以前,就和鄰近的其他鄉鎮一樣,主要以傳統稻米生產為主軸。後來因為草莓經濟效益高,所以大湖鄉的民眾沒有意願繼續種水稻了。大湖鄉農民的所得收入,普遍比鄰近其他鄉鎮農民來得高,草莓產業更是帶動一些週邊產業的發展,像是溫泉、餐廳…等等,都是草莓產業的邊際效應。

台灣社會的發展,做為全球化的一部份,同時也走向地方化的發展加值,一方面是地方特色的重新被發現,另一方面則是資源轉化機制的建構與論述,在全球化的發展脈絡中,許多地方特色文化都被鑲嵌於在地社會結構的機制裡面,這也是當前社會的時勢所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