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當代台灣客家運動的三個迷思

文/劉介修

1988年一場「還我母語」的遊行揭開了當代台灣客家運動的序幕。作為一個客家後生,當年的盛會來不及參與,局外人的位置反倒提供了回應今日客家運動進程一點觀察的機會。

20年來,客家運動隨著台灣民主化與本土化的過程,開展著自身以及整體社會的變革。隨著公部門客家部會、客家學術機構、媒體的設立,當代客家運動儼然進入嶄新的階段。然而,也許不少前輩都會同意,此時客家運動踩進了當代台灣政治社會的泥淖中,使其喪失了繼續前進的能量。在此,我想指出三個相互關聯,共同羈絆當代台灣客家運動的迷思,並試圖釐清可能的出路,提供給各位客家前輩做一些討論。
##ReadMore##
第一個迷思,即是認為當前客家運動的要務在於增加客家公部門資源與預算。客家人是弱勢族群,成為爭取更多預算的有力說法。隨著客委會成立、客家電視臺開播、各大學客家相關系所相繼開設,當年客家運動的訴求彷彿一一都實現了,客家運動儼然獲得了社會上許多的資源和支持。然而,我們卻發現到「客家運動」作為一股社會與文化運動的力量,反而失去其原來多元進步的能量。各級政府在「客家」成為奪取選票的廉價「政治正確」之際,當年那一股由下而上,由民間社團所主導的客家運動,現在則逐漸演變成,由上而下,由客家(事務)委員會所指導的「運動客家」。然後,在那些大型活動風風光光舉辦完之後,所謂的多元文化,並沒有真正融入臺灣民眾的生活之中。而且,這些活動的主軸,通常只是抽取某一個簡單而固定的客家意象,並沒有真正觸及文化內部的多元和差異,因此,客家人在努力打破外界刻版印象的同時,也在建立某一些刻版印象。最後,這些活動所留下的最大意義,就是成為政治人物在選舉時拿來炫耀的政績。

在前述增加公部門客家資源的邏輯下,客家運動的目標指向的是公部門的制度與結構性作為,這形成了第二個迷思,即是藍綠對決的資源加碼競賽,建構起來的客家運動內部力量的簡化對立。藍綠兩大陣營,在族群選票的考量下,紛紛將客家族群視為左右選情的關鍵少數,於是政治人物的口號成了客家人最好的春藥,端出「有牛肉」的客家政策也被視為是最好的催票手段。客家運動失去了自主性,只淪為被政客發起族群動員下的「運動客家」。結果,批評客家政策的人,被輕易地冠上歧視客家族群的帽子;動員客家族群不投票給某政黨或某候選人的號召,則是這整套說法背後最具威脅性與破壞力的殺手鐗。這個迷思,使得客家運動內部的力量,分別侍從於特定的政黨或政治人物,使其喪失了集體對話,並且共同迎向當代議題的能力。可惜的是,這個對立往往是簡化的,沿著既有的政治勢力劃分開來,並非實際運動路線的差異。

然而,有趣的是,雖然客家運動高度的政治侍從,不過我們卻也常常聽到許多朋友高喊「政治歸政治,文化歸文化」,這正是第三個迷思。事實上,這個迷思延續了過去對於「政治」的狹義認識,傾向過度的把焦點放在國家以及政黨上頭,將「政治」視為一個獨立自主、「自我成就」的面向,忽略了權力運作的社會基礎。權力實際上具體地展露在人們的日常實踐當中,因此唯有把眼光放在整體社會權力取得與散佈的過程,我們才能對於當代權力的分析有更豐富精確的理解。更具體來說,當代「政治」包含了日常生活各種象徵、儀式與社會實踐中各種競逐的權力,「政治」也同時亦意味著那些抵抗的力量。無論是各種要求自由平等的性(別)或者族群政治,或者在全球殖民脈落下對於「現代化」以及「進步」概念所揭示的文化政治,所有的社會事務都是「政治」的。另一方面,這個「政治歸政治、文化歸文化」的迷思,揭露了客家運動往往因其族群動員的性質,容易讓人停留在重塑和建構族群特有文化與傳統的浪漫想像當中,同時經常蘊育了「排他」、「封閉」或「對立」等內涵的族群沙文心態滋長的風險。

我認為這三個迷思,正是阻礙當代台灣客家運動的主要結構。當代台灣客家運動,亟需突破性的視野,重新追尋更為進步的視野與行動。客家運動作為一種以族群認同為動員的社會運動,所面對的對手不僅僅只是「文化的消逝」,更重要的是正面迎向在這背後更為根本的社會變遷的力量,也唯有如此,當代客家運動才能重新擦亮雙眼,重新找到進步的力量。

首先,當代社會經濟變遷下,客家族群的需求-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沒有被看見之際,客家運動需要正面迎向當代資本主義變遷所突顯的社會衝突,如城鄉移民、農村發展困境和社會不平等;此外,在當代台灣民族國家的建構過程中,客家運動無法,也不能迴避「認同」的問題。客家運動作為「台灣客家本土化運動」的一個力量,需要正面挑戰被特定觀點綁架的「本土論述」,重新敘說具有客家觀點的台灣史,提供當代台灣族群關係重建的契機,同時孕育更為豐富的台灣(客家)認同。更重要的是,客家運動需要在既有的政治侍從架構之外,開啟新一波文化公民權的實踐,透過更為多元廣泛的參與,建構客家公民對話、審議的文化,醞釀更為豐富的客家觀點與經驗,回應客家運動更具政治性與文化性的根本需求。換句話說,等待「復興」的不僅僅是客家文化,更欲求著一個新的「文化公民」文化,開啟台灣民主深化以及多元文化的集體學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