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別丘
中國時報的報導是否過於無理、是否針對客家,我還不確定!但是我可以確定的是,客家會館、客家文物館確實是出現問題的,應該先把問題解決,還是在小問題都還沒解決之前,製造新的大問題?這是可以討論的!台灣從南到北,我知道的,好像有:六堆客家園區、台北三峽客家園區、桃園客家會館、屏東西勢客家博物館、台東客家園區、台中客家土牛會館等等...好的東西、好的館舍當然不嫌多,但是當中發生的問題,不應該被忽略掉!現在,政府在苗栗銅鑼要斥資18億興建新的客家博物館,我是客家人,當然樂觀其成,但是這真的沒有可議之處嗎?
事實上,中國時報曾經把距離石門水庫不遠的桃園客家會館的經營權標下來,也曾經想跟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合作把客家會館做好,但幾經盤算,他們當然不願意持續賠錢,所以後來失敗了,現在桃園客家會館由桃園縣文化局接手管理。藉由這件事情我想中國時報應該不是針對客家人,不然當初,他們根本不必花一大筆錢標下這個屬於客家的文物館…我大膽的假設,中國時報曾經經營過,也因此賠錢、吃虧,或許他們看到了一些問題,或許在這些問題尚未解決、館舍又要不斷的興建,而且越建越大,他們想提出另一種觀點也不一定…
客家文物館變客家蚊子館,這當然是供需的問題,現在整體國民文化素質,還不到需要這麼多文化館的階段,但這不代表不應該興建!因為高速公路興建時,需求也還沒出來!一縣市一文化中心政策出來時,需求也還沒出來!但是客家會館是否可以自我改善、提升,等到需求來臨時,提供最好的供給,才是重點!
或許中國時報不太友善,但是在捍衛客家之際,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想想,客家館舍的問題如何解決?客家會館未來應該怎樣才更好?以下,是承文明兄給的機會,辦理客家運動20周年研討會會場佈置事宜,我所寫的一篇短文…
反省 與 改進 尊重不一樣的聲音
客家運動至今,即將堂堂邁入二十週年,隨著公部門逐漸對客家界不斷釋出利多,隨著客家廣播電台、客家電視台的開設,客家委員會的成立,客家相關文化園區館舍的興起,以及客家研究中心甚至客家學院的創辦等等…從地方到中央皆有客家文化相關的公部門成立,從廣播到電視都有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傳播媒體的一席之地,從文史工作室到客家研究中心、客家學院都有客家的相關研究在不斷積累…所有客家相關的一切,在客家運動之後如火如荼地展開,也不斷有所突破與發展,似乎中央設立客家委員會之後,客家運動得到了一個最完美的結局。但這真的是最美好的結局嗎?客家運動的理想與訴求真的成功了嗎?
即使是在專制獨裁的國度裡,也會有或大或小不一樣的聲音,也會有或強或弱反動力量的存在,更何況今日的臺灣,已經是如此的自由民主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東西,會有不相同的感覺;處於不一樣的立場看事情,有不一樣的觀點亦十分自然。對於客家運動之後的相關效應,多數客家人都是樂見其成的,但是仍有部份客家人以及其他非客家的族群,是有不一樣的聲音的。
關於客家文物館、客家博物館、客家文化園區的設立,負面批評的聲浪是最猛烈的一環,常常被諷為「蚊子館」,根本就是用來養蚊子的。參觀遊客比蚊子少,營運狀況普遍欠佳,皆尚未達成設立的目標,但卻又一個接著一個的設立,客家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是否透過客家文物館、客家博物館、客家文化園區而有所成效是不斷被質疑的,而興建館舍、博物館、園區所消耗的大筆經費,跟為數不多的參觀遊客相比,所造成的情況是否是行政資源的浪費,則是相當值得檢討改善的。
客家學院的成立,究竟是基於研究的需要,還是只是政治的產物,也一直為各界相當質疑的問題。研究客家一定非要有客家學院不可嗎?客家文化的相關研究,難道文學院的歷史相關研究所就不能做嗎?非要專門成立客家學院不可?究竟客家學院的設立有無其必要性或者功能性的疑慮尚未被解開,但客家學院卻又相繼的成立。客家相關研究機構的成立,有助於客家相關研究的進行與積累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客家學院的產生歷程與其必要性,則是不斷被質疑的。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成立,可以說是客家文化保存與發揚的最高殿堂,一個到達中央層級的客家部會的存在,看似客家文化已經達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客家政策、文化、母語教育等等相關的一切,都可以透過客委會而得到復甦與保障。一切看似順利且美好,客家運動似乎獲得了空前的勝利,身在臺灣的客家人似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與保護。但是,質疑的聲浪又再次響起。客家人真的有像原住民一樣,有著明顯被壓迫、侵奪的歷史事實嗎?真的像原住民一般,在人口數量、語言文化、經濟地位、社會生活等等各個方面都處於一定程度的弱勢嗎?事實上,在人口數上,客家人是臺灣的第二大族群;在語言文化上,禁止說母語時期,除了客家話,閩南話、原住民語言也一樣被禁止;在經濟地位上,客家人也有著公平的競爭市場;在社會生活上,客家人也可以很容易的進入大眾的生活模式。既然如此,依循原住民委員會模式而成立的客家委員會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在哪裡?是不是中央政府也應該成立閩南委員會、外省委員會、外籍委員會?有了客家委員會之後,客家各方面的發展當然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客家文化上的諸多問題與危機真的就此解決了嗎?當爭取權益客家運動變成分配資源的客家委員會,當對外的抗爭與宣示變成了內部的安撫與瓜分,客委會真的是客家運動最完美的結局嗎?
很多對的事情並不是一開始就廣受支持、大獲好評的,當年興建高速公路時也被批評是在為有錢人做的,當年一縣市一文化中心也被質疑資源浪費。當然,對的事情絕對要堅持,只要把其中的瑕疵除去,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在這民主多元的台灣社會,尊重不一樣的聲音,深切的反省並確實的改進,只要客家運動的精神永不停息,客家文化的火苗便永不熄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