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客家運動20年後

林映汝、劉介修、葉日嘉
中國時報 2008.01.04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客家鄉親齊步踩在街頭,一場「還我母語」的客家運動正式揭開。如今二十年過去,隨著客委會成立、客家電視臺開播、各大學客家相關系所相繼開設,當年客家運動的訴求彷彿一一都實現了,客家運動儼然獲得了社會上許多的資源和支持。然而,「客家運動」作為一股社會與文化運動的力量,卻陷入了當代族群政治的陷阱當中,面臨了困境和挑戰。
##ReadMore##
 客家運動在某種意義上是台灣客家的本土化運動。當年客家運動所強調的,正是要拋棄長期以來台灣客家的「中原認同」,找回「臺灣認同」,然後面對自身在語言和文化上,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要積極尋求管道,取得在政治上發聲的權力。因此,這個運動不僅是客家人自己的本土化運動,也是解嚴之後臺灣本土化運動的一環。

 客家運動二十年之後,藍綠兩大陣營,在族群選票的考量下,紛紛將客家族群視為左右選情的關鍵少數,於是政治人物的口號成了客家人最好的春藥,端出「有牛肉」的客家政策也被視為是最好的催票手段。客家運動失去了自主性,只淪為被政客發起族群動員下的「運動客家」。

 在客家議題與政治過度結合的結構下,客家界把運動方向轉入客家人獲得多少預算、「義民」是否被汙名化、客家文物館算不算「蚊子館」等問題上。結果,批評客家政策的人,被輕易地冠上歧視客家族群的帽子;客家人是弱勢族群,成為爭取更多預算的有力說法。動員客家族群不投票給某政黨或某候選人的號召,則是這整套說法背後最具威脅性與破壞力的殺手?。

 另一方面,這種屬於一九八○年代末的對抗式話語,再也無法引起年輕人的共鳴。因為成長在解嚴後的一代,大部分已經感受不到當年威權政府對客家語言和文化的壓抑,四大族群的分類,在流著不同族群血液的年輕人身上,也已經失去意義。因此今日台灣客家運動中,後生人的缺席,或者「退席」:客家運動沒有新血,大學裡頭的客家社團一個個面臨存亡考驗。

 各級政府在「客家」成為奪取選票的廉價「政治正確」之際,當年那一股由下而上,由民間社團所主導的客家運動,現在則逐漸演變成,由上而下,由客家(事務)委員會所指導的「運動客家」。然後,在那些大型活動風風光光舉辦完之後,所謂的多元文化,並沒有真正融入臺灣民眾的生活之中。而且,這些活動的主軸,通常只是抽取某一個簡單而固定的客家意象,並沒有真正觸及文化內部的多元和差異,因此,客家人在努力打破外界刻版印象的同時,也在建立某一些刻版印象。最後,這些活動所留下的最大意義,就是成為政治人物在選舉時拿來炫耀的政績。

 過去客家運動對抗的是威權與「中原認同」的謊言和恐懼,人民不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者新的本土認同無法建構;現在看起來「民主」了,或者「多元文化」也獲得了尊重。然而,新的謊言和恐懼誕生了,族群政治的圈套造成了不同歷史記憶的相互怨恨與排除。我們唯有掙脫這個圈套,不再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政治人物所挑起的口水之爭;唯有在民眾的社區生活中,重拾真正屬於「庶民」的歷史記憶,客家運動作為一股本土文化運動,也才能重新建構更為多元與豐富的台灣認同。

 當前的困境揭示著「還我母語」運動邁向二十周年之際,台灣客家運動亟需追尋或重新找到更為進步的意涵。台灣客家運動應該自許,帶頭走出台灣當今族群政治的虛假陷阱,開啟下一個二十年真正屬於台灣人民的文化公民運動。

 (林映汝為師大歷史所研究生,劉介修為台大衛政所研究生,葉日嘉為台大客家研究中心執行長;三位作者皆為「後生台灣客家」發起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