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我的客家醒覺

文/徐國峰(曾任文化大學客家社長)

文化做為一種內涵與習慣,它是一種隱性,存在於我們的周遭,看不見也摸不著,只能從行為與語言中推敲。不過每個人可以從學習及生活中養成文化習慣,但它不應是一種工具或技能。它是一種態度,擁有不同的個性特質,在累積到一定程度的能量時會覺醒,尋找自己的出路,不過也有可能因為對文化的誤解而慢慢的消逝不見。當文化覺醒的時候,能深觀己心,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才是醒覺的開始。

對於認知到自己是個客家人是到大學的時候,那時候非常驚訝。在大學以前我一直都沒有族群的觀念,對於客語和閩南語都是會聽會說一點,可是並不需要區分兩者的不同,上了大學發現自己是個客家人,非常的驚訝,深深覺得自己不懂客家文化那怎麼行,連最愛吃的菜包和米齐米巴,都只會吃卻不知道是客家美食,所以當遇到擺著客家美食的客家社,那還有什麼問題,直接就加入了客家社,這才知道客家不僅是美食而已,也才發現客家是這樣大大的不簡單。
##ReadMore##
原本只是單純想要瞭解客家,找回自己遺失的文化,卻因為接了社長,而有所不同。當要針對不同人的需求,還要顧及到產生興趣及面對年輕人玩樂主義的社團經營,實在是一大挑戰,不過還是在這樣的挑戰中挫敗了。不論是走聯誼性質或者是知識學習取向,卻都無法留住人。那麼歸根究底,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發現當文化成為一種沈重的包袱時,每個人都唯恐避之而不及。

相信大家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長輩、親朋好友對你說「要講客家話,講客家話才是客家人;要用客語說話、發言;怎麼沒有參加xx活動,客家人就因為有你才會這樣;孩童要從小強迫他學客語,這樣才會講」等等。說出這樣語重心長的常常是憂心客家文化消逝、客語不在,努力搶救的人們,我很敬佩這樣的人,因為他們發現了問題也行動了,可是作為每個人的文化能量累積,它卻無形中造成了壓力,進而扼殺了我們對文化產生的興趣以及自我詮釋。

雖說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現之一,學習這個文化的語言,會更容易接觸到這個文化之美。但是如果客家文化只是一種單純的支持行為或是語言對話,缺少對文化的欣賞及形成生活態度的話,那麼僅是表象的存在,總有一天還是會面臨到消失的問題。如果使其產生文化興趣又會說客語,那麼客家不是活生生的被傳承著。

那麼怎麼養成客家文化的興趣?我認為可以從推動社區營造的經驗來看。參與社造的社區,大多數的出發點是為了解決社區問題以及喚醒居民的意識,為了讓社區生活的更好。

把社區可視為一個社群組織,大家有著共同的社區記憶與生活環境,社區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少數人中,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討論階段目標,首先分析社區本身的資源條件,並運用創意、新思維,從實作中學習,吸引社區更多的人參與,在社區中找尋自己的興趣、可以努力的方向,形成共同的夥伴,學習過往其他的經驗,從中找尋適合自己的,往社區的願景邁進。其中的要件就是創意、夥伴關係以及經驗傳承。

客家文化的發展不也應該是這樣,我也相信這樣的例子,正在客家庄不斷地產生。從社區出發,自我詮釋出文化的意涵,文化的優點就是包容性很廣,是一種態度,但不是牢不可破,不能修改的。就像人生一樣,變不是問題,誰能說自己的觀點就是絕對正確,也是一直在嘗試、堅持中尋找一條合適的方向,調整著不同的想法,套具電影侏儸紀公園的台詞「生命總是會找尋自己的出路」。就如同之前對於客家文物館的政策,從新建館舍、遍地開花到目前將既有存在的客家聚落再利用、以客家生活圈來經營不正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我用了「醒覺」這兩個字作為標題,除了代表覺醒之外,它也是一種感覺。當壓力、勸說不再是助力,而是阻力時,如何嚐試創新的作法,吸引人們將客家放在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之一。或許有那麼一天,客家是一種優質的生活態度,民眾可以很輕易的接觸到客家之美,進而享受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