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客家運動20年後的反思與展望

文/林映汝(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研究生)

從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迄今,由於政治資源的投入,客家人在社會上的能見度已日益增高,客家文化也被彰顯成為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對客家人而言,這無異是一場遲來的「轉型正義」,並且紛紛把這樣的結果歸功於當年客家運動。不過,本文企圖從不一樣的視角,勾勒客家運動20年來的發展,及其所留下來問題,並希望對未來有所展望。
##ReadMore##
一、客家運動的發展

一九八○年代,是台灣社會運動狂飆的時期,在為數眾多的工農運動中,客家地區明顯佔了很高的比例,連帶地,在有了面對政經壓迫的抗爭經驗後,客家人的主體和尊嚴也開始覺醒。(楊長鎮,1991:186-191)另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客家人移居到大台北都會區,與其他族群的互動頻繁的結果,也使得客家人的身份認同感逐漸加強,因而有各種性質的社團出現,其中《客家風雲》雜誌社,就是在解嚴之後,因文化意識覺省而結合的團體。(戴寶村、溫振華,1998:131)為了在台灣民主改革的道路上,標示客家人佔有一席之地,該雜誌社以當局打壓本土語言為號召,於1988年12月28日發起「還我母語運動」,並界定這次的行動為「本土化運動之一環」、「民主運動之一環」。(楊長鎮,1991:195)實則象徵的意義大於一切。(陳昭如,1991:200)

由於整個運動缺乏理念上深入的反省及明確的釐清,而且參與的成員,組成複雜,動機不一,甚至有希望從中取得政治利益者,終於成為當時眾多泡沫運動之一員。(楊長鎮,1991:193)而《客家風雲雜誌》在1989年11月的改組,更宣告了這一階段客家運動的結束。儘管如此,「還我母語」運動的影響力,依然持續存在。1990年,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成立,以「站在台灣人的立場,爭取客家人的權益,尋回客家人的尊嚴。」為宗旨。(鍾肇政,1991:80-81)基本上,就是採取集體的行動,為客家人爭取政治上的權益。並且和本土及反對色彩清晰的社團共同參與社運活動。(楊長鎮,1991:194)

《客家風雲雜誌》改組後更名為《客家雜誌》,以客家文化研究為主題,刊登與客家文化、社會、歷史、民俗思想、歌謠……等客家有關作品。(客家風雲雜誌,1989:49)徐正光先生主編的《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一書(1991),可以說就是這個訴求下的代表作。另外,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所發表的一系列言論,延續著母語受到打壓的情緒,更進一步指出,客家人在政治、社會與經濟上所受到的不平等,並擴大成歷史的結構性因素,企圖藉由歷史的書寫,突顯「客家人的苦難史」。如果說「不公平的認知」是建構族群意識的關鍵元素(王甫昌,2002:36),那麼這個階段客家運動的影響,正是投下悲劇的陰影,使得此後的客家相關的論述,都抹上悲情的色彩。

另一方面,客家運動者開始藉由這些文化與歷史的素材,來界定「我們是誰」。再加上,客家人應該擺脫原鄉意識,認同本土的呼聲,持續高張。為了凝聚台灣客家人的一體感,於是以「台灣客家」語言、建築、民俗、信仰等為名的研究出現,台灣客家族群想像的共同體也逐漸形成。

二、客家運動所留下的問題

直至2001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我們直覺地以為,這就是當年客家運動,由民間力量所開展出來的結果。但是,一個被明顯忽略的事實是,1990年代以來,台灣政治體制的民主化進程,屬於國家領域黨政勢力發動、規劃、誘導的成份居多,以致於社會運動迅速地被政治運動收編,「社會意義之下的民間」概念,逐漸讓位於「族群意義之下的民間」(錢永祥,2004:116-117)。而這樣的結果,才是支配當前政治形勢的重要力量。尤其隨著民主選舉的展開,在族群政治的思考架構下,第二大族群的客家人,被視為是左右選情的關鍵,政治人物無不在選前釋放利多,極力討好客家人,而客家社團也自動歸屬成藍、綠兩派。事實上,「客家運動」已經變質為「運動客家」,再也無法蘊育自主和豐沛的能量。

另外,從諸多客觀的事實證明,客家族群其實已經獲得許多社會資源,如客家電視台、廣播電台的設置,地方政府客家相關事務單位的成立,客家館舍的興建等。但是,在客家族群內部,似乎還沒有正視到這樣現實,並嘗試在這樣的基礎上,思考如何讓過台灣社會因為客家文化的存在而變得更美好,以致於過去那一套悲情論述仍然持續發酵。尤其在多元文化的大纛下,客家人在社會上的發聲,更顯得振振有辭,而外界即使有批評的聲浪,也被直指為是打壓和歧視客家族群。因此,接下來的問題是,當客家運動所帶來的「轉型正義」,使客家人可能成為得利的一群之後,是否已經走向「排他」,又是否已經違社會的反公平正義原則。

再者,在客家運動過程中,為了動員族群凝聚認同感,台灣的客家人逐漸地被書寫和塑造成是有著共同開墾經驗、文化、生活習慣的一群人,實則是族群內部的差異被忽略,而同一性則不斷被放大,以至於在這個「想像的共同體」裡,文化的霸權也在某種程度上逐漸形成,例如以生長在北部山區的油桐花作為所有台灣客家人的象徵,就無法使讓南部的客家人產生認同。

三、展望

(一)客家公民力量的形成
在擺脫藍、綠意識型態的束縛後,這個社會需要重新醞釀一股新的公民力量,理性地就事論事,不再讓政治立場來渾淆是非。在客家政策方面,當外界質疑的聲音有被說為是不尊重客家族群的疑慮時,更需要一股由內而發的監督力量,站在一個更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角度,提出批評和建議。

(二)重返客庄
從客家運動的發展,不難看出,其實這是一場屬於都會區客籍知識份子所發起的運動,而它最終目的是走向政治,為客家人爭取應有權益。但在另一方面,客家運動所訴求的本土化,也促使著另外一群年輕人「重返客庄」探求自身的文化脈絡,重新凝視和傾聽這片土地。而在這個轉身面對客家庄或客家社區的過程中,其實沒有太多的掌聲,也沒有鎂光燈的聚焦,只有默默地耕耘和付出。

「重返客庄」的意義在於,重新看見地方歷史和文化的豐富性。它將發現這塊土地上,客家文化是隨著時間,和其它文化,相戶交錯和互為影響而形成,所以其內涵是包容的。而各地的客家庄,則因著時間和環境的不同,展現不同的面貌。因此,並沒有一個可以明白寫成教科書的客家文化,只有一個一個的客家庄,而每一個所代表的都是客家文化。

當代的客家認同,已不必再去回應威權政府對客家語言、文化的壓抑,但是必須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並正視客家庄和客家社區所面臨的政治、教育、經濟、環境、語言傳承、新移民等問題。

最後,當我們自問「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客委會」時,也許是一個深耕客家庄,能夠和客家庄對話的客委會;是一個不利用經費申請來主導一切,而能引導客家庄或在地社團自由發聲的客委會;是一個實心任事,而不是利用舉辦大型活動和蓋更多客家館舍來突顯政績的客委會;是一個讓每一個走進客家庄的人都獲得感動的客委會。

參考資料:
1.楊長鎮,〈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省〉,收入徐正光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書局,1991,頁184-197。
2.陳昭如,〈重建台灣族群關係-談客家運動之理念與意義〉,收入徐正光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98-203。
3.鍾肇政,〈客家話與客家精神-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成立講詞〉,收入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台北:台原出版社,1991,頁80-83。
4.錢永祥,〈公共領域在台灣-一頁論述史的解讀與借鑑〉,收入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2004,頁111-146。
5.戴寶村、溫振華,《大台北都會圈客家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6。
6.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國立台灣大學,2002。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重返客家庄是客家運動唯一的出路。重返客家庄的第一步就是,真實與務實地面對客家庄的問題。要做的這個,有兩個忘記必須先具備。忘記客委會,客委會不等同於客家也不等同於客家庄,不要被這個部會給綁死了。第二個是,忘記“客家文化“的大帽子,才可以進到真正的問題去。

Unknown 提到...

重返客家庄是客家運動唯一的出路。重返客家庄的第一步就是,真實與務實地面對客家庄的問題。要做的這個,有兩個忘記必須先具備。忘記客委會,客委會不等同於客家也不等同於客家庄,不要被這個部會給綁死了。第二個是,忘記“客家文化“的大帽子,才可以進到真正的問題去。